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

乜胤辰乜胤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里,就有对故事的培养,从学龄前的童谣儿歌,到课本里的古诗、散文、乃至议论文,都是一个个故事,或者在教我们讲故事。可以说,故事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沟通方式,每个人都在使用它。但好的故事没那么好讲,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几个小建议。

01 越简单越好

这个话题的分享嘉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广告人,他分享的是“如何用故事卖东西”。他说,如果你有一个好的故事,那么在表达的时候最好只用到6年级之前的词汇,这样你的故事才最容易传播、也最能说服听众。他的主要工作其实是负责大型活动或者表演的导演,比如奥运会的开幕式等等,他用了很多年的实战经验来总结这个道理背后的逻辑。

他的说法是,人是有两个大脑,一个大脑是“智脑”,一个大脑是“情脑”,智脑掌管逻辑思维和判断,情脑掌管情绪反应和记忆。当你想改变一个人的想法,想让别人接受你的时候,你需要说服的是“情脑”,而不是“智脑”,因为“情脑”更喜欢自己熟知的人或事,对于陌生的新鲜事物有天然的排斥,所以你表达的内容越简单、越通俗,才越容易被“情脑”接纳,越容易被传播。

这个观点和我们之前分享过的“如何抓住用户的注意力”有相似性,即要想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流中抓住用户的注意力,就要做差异化。这里的差异化指的是“简单而有趣味性”。趣味性也是好故事的特点,接下来我们再讲讲怎么让一个故事变得有趣。

02 越曲折越好

美国著名创意人詹姆斯韦伯扬,出过一本关于创意方法的畅销书《创意闪现在哪里》,书中提出了一种“意外收益”的创意理念,他的结论是:如果你的创作足够新,那么无论你怎么说都是合情合理、非常有趣味的。

他举了个例子:如果一个女孩长得并不漂亮,但有个聪明的妈妈,每次和别人谈及这个女孩时,都会加上“她虽然平凡普通,但她有个最特别的地方:从来不会因为小事和人争吵”的评价。然后女孩就变成了“有美德”的好女孩了。詹姆斯韦伯扬说,我们都有这样的倾向,当听到别人某个突出的优点,会自动忽略其他缺点;当听到别人某个突出的缺点,会自然贬低其他优点,这是人们的一种心理偏差,创作者可以利用这种偏差来为故事服务,只要你的创作足够新鲜。这个方法可以称为“利用偏差”。

在“利用偏差”这个方法里,我总结出一个规律,叫做“意外惊喜定律”,即创作、故事、事情的发展,总是朝着人们预料反方向前进,人们总是在意料不到的地方受到刺激,从而产生“惊喜”,从而被这样的创作所吸引。比如人们看到一个长得不起眼的姑娘,却有很多很多钱,就会产生惊喜。越在意料之外的好,人们越惊喜。

如何才能做到出人意料呢?詹姆斯韦伯扬又总结了三个方法:第一是,用出人意料的方式讲一件老掉牙的事情,比如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的奇幻现实流派,他们把魔幻元素融入现实生活,从而制造出新奇感,这是第一个方法。第二个方法是,用人们可以理解、可以预料到的方式演绎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件,这是第二方法。举个栗子,比如一个默默无闻的职员突然中了大乐透,然后他突然开始花天酒地,几个月就把钱挥霍一空,他本来以为自己可以过上轻松快活的日子了,结果却开始怀念从前打工的日子了。前半部分的“中大乐透”是人们预料不到的,后半部分他大肆消费然后怀念从前,是人们可以预料到的。

第三个“意外惊喜定律”,是把一件人们熟知的事情,用人们意想不到的方式讲出来。例如,人们对“中彩票”的故事见得很多了,见怪不怪了,那么创作的方法就是反过来讲,讲一个到处宣扬自己要中彩票,最后死去活来都没有中到彩票的故事,就又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了。第一个“意外惊喜定律”和第三定律是相反的两个方向,一个是把事情变新,一个是把新事变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