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字几画五行什么?

汪逸鐣汪逸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繁体,简体,康熙笔画,甲骨文,金大钟等字体的笔画数分别如下: 顺12划、顺12划、顺12划; 順15划、順15划、順15划; 順16划、順16划、順16划; 顺遂18划、顺应18划、顺畅18划。 顺19划、顺19划、顺19划。 以上数字来源百度百科“笔画”。

其实这些字体的笔画数是没有差的,因为文字本来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笔画”概念(比如“顺”字的笔画顺序是“丶一一一丶丶丿一一丶”)。但这里给出不同的字体分别是为了对比不同字体下汉字的“形变”情况——这也是我下面要讨论的内容。

在《文字学概论》中谈到“形变”时徐中舒先生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说: “今人作顺字,往往写成䚟,即其明证。”[1] 我想补充的是现在一些电脑字库和手机输入法里“顺”字的字形也是变成这样了。如截图: (顺便说一句,我在知乎里输入自己的答案时,知乎自动推荐的字体里“顺”字也是变成了这样的。不知道这是不是知乎的默认字体?)

但是,古文字里的“顺”字可不是这个样的——“顺”字在古代一直都是一个象形的文字,一直保持着“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的形态,直到小篆才出现“上宽下窄”的形态。如下图: 上图里的古文分别是:甲文、金文、小篆;下面两图分别是甲骨文、金文。

既然“顺”字从古到今都是上下结构而且一直是同一个字,为什么会出现上面那种“讹变”呢?这是因为古人把“顺”字抄错了。 先来看看“順”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如图: 上图中,甲骨文的“順”字写作“巽”(见《甲骨文合集》第7450片),而金文的“順”字则写作“舜”(见《集成》2174)。

再来看“顺利”的甲骨文和金文。如图: 甲骨文的“顺利”写做“巽利”(见《甲骨文合集》第3587号),金文的“顺利”写做“舜利”(见《集成》2175)。比较“顺畅”的甲骨文与金文如下图: 可见无论是“顺”还是“順”或者是“顺畅”它们的甲骨文和金文都是同一个字。

但有的字典里给它们制定的形旁却是不同的——《现代汉语词典》里“通‘顺’字用‘示’作形旁”——这就导致它们古文字形上的区别。然而这种区别是有问题的,因为“示”字并没有出现在这些字的甲骨文或者金文中。(《现代汉语词典》也指出了这个问题并作了修正——现代汉字中的“示”字属于形声字,它的声旁“世”的古字形就是“示”)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同样是表示“顺”的意思,为什么有的字加“示”作为偏旁,有的却不用“示”呢?原因就在于这些字读音的区别——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这些字在东汉时代写的汉隶里已出现了读音不同的迹象(汉代文字学家称这种异读现象为“别音”)。

比如,东汉书法家韦诞所书的“顺”字(见于《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上面的“页”(shào,古音同“绍”)就是一个异体字,说明此时“顺”字已经念“shòu”了;又如东汉书法家崔瑷写的“顺”字(见于《汉武大帝手迹》)上面也是“页”字,但这个“页”是正写字,表明此时的“顺”字仍然念“shùn”。

可见,从“顺”字在汉代出现的两种不同写法可以知道,该字早在汉代就已经存在“别音”现象了。后来的字书把“别音”现象加以系统整理,收录进书中,如北魏张猛《芳兰集》收入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书写形式——行书,其中“顺”字的上部就有一个“示”字;南朝梁武帝萧衍撰《古文字结构表》(流传于世的只有部分表,此为其三),在“顺”字这一列中就标出了两个不同的形旁(参见附图五)。这说明到了南北朝时期,“顺”字的读音已经分化成两种了。

唐代段玉裁所著《说文解字注》指出:“凡言顺者,当依《唐韵》。”[2] 这里的“顺”字指的就是今天普遍认可的“顺”字,即归入“去声”的读音shùn。段玉裁的话指出了唐宋时期“顺”字归入去声,且以“顺”字为例说明了“去声”的字形演变情况。段玉裁同时指出:“今俗别制一字,作从示顺声。”[3] 这就是说“顺”字在宋代出现了另一个异体字“順”,这个异体字如今仍使用,且通常用于“顺利”“柔顺”等词语中。这时的“顺从”的“顺”就读Shùn。

樊淇月樊淇月优质答主

顺字共有12笔 。顺字用康熙五 行来 求 计算是属于水 字,而用10天干五行来计算则是金字 ,笔划五 行是 水,五 笔五行是水字 。所以顺字的五行属水。

顺字有和协、随,趁心、平 流不 封等解 释,用做 人名时 有因事制 宜,不 加以 阻碍之 意,一般用于男孩取名,比如张学良就 取字 为 张 集顺。顺字 一般 做为 男孩取名 ,因 为本 字意指和,因此也适合于希望和气,不与 人争执 ,顺其 自然的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