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山如何分五行?

浦悦浦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葬书》:“夫阴阳之气,万物之灵原;百工之所始,万恶之所资” 《元墓经》:“大凡生气归趋,莫不寻龙。而穴之左右,必须开面。四面周迎,四神拱护是也。又云:‘阴阳此消彼长’,故有阳来阴受,阴来阳受之说。或阳来阳受,阴来阴受,总不出此二者。” 《地理人子须知·论五行》:“何谓龙?山川云气往来运转者是也。…龙之变化,莫可穷极。或为云雾,或为金木,或土石穿凿,忽上忽下,无定体。” 据此可见,风水中的“五行”并不是日常人们所理解的水火土木金,而是指天地间两种对立而又统一的之气,即阴阳二气。

所谓“五方”也不是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而是指五个方位上的干支。因为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记录时间,而一个周期是一年,一年之中就有春秋冬夏之分(立春冬至小寒大寒)日升月落昼夜交替循环往复。这样,每一方向上的三个干支就构成了一个时辰,也就是六个半小时,一天共有十二个时辰,所以五方的含义实际上是指五个方位上的五个干支。

这十个干支按照顺时针分别对应艮坤震巽离兑乾亥,其中每个干支为一日,每两个为一小时,也就是说一个小时有一个方向上的干支运行到一个节点上,整个天在上旋转,地在下面随着这个节点在做运动。到一定的时候,这个节点的属性就会发生变化。 如果知道了当前时间的干支,便可以根据其属性知道其在什么方位及什么季节。比如丑时,就是凌晨一点到三点,此时阳气上升阴气下降,阴阳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这种状态就在东北方向,属艮宫,表示万物开始萌发。辰时,上午七点到九点,这时阳气逐渐旺盛,阴气逐渐衰微,整个大地都被晒热了,就像夏天到来一样,这个时候的五行方位在正南,季夏之火开始炽热起来。

当然这个时间的一小时是一个周期,过了一会,午时的来临。虽然五行方位回到了东南,但是季节却没有改变。又过了一小时后,未时前,五行方位到了西南,这时候节气才来到大暑,正好午未时空阴阳平衡,像蒸笼里的蒸汽一样往上走的时候。

尉迟宝德尉迟宝德优质答主

在二十四山中每五山配属一个五行,其取法为:

一、二、三山属水,四、五、六山属火,七、八、九山属土,十、十一、十二山属金,十三、十四、十五山属木,十六、十七、十八山属水,十九、二十、二十一山属火,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山属土。

以上十二个方位五行,恰合后天八卦图的方位,所以又称为后天十二长生方位。至于每三山的五行配属与三元归洛图中的五行一样,所以又叫做三元九星之数。

罗盘中为什么要分三山五行呢?其作用有二:一是用于确定地理学上的东南西北各方;二是用于测定宅地房宅的五行用神。确定地理方位时,是以本山分五行,而测定宅地房宅用神时,却是以坐下山分五行的,如坐艮一山,属火的本山,但根据三山五行口诀,艮一为火星,本山的火是南方位,火星在南方,其所面对的是北方位,因此坐艮一山的五行,是配属北方位的水。

二十四山分五行,其口诀是:

一白艮水二山水,三碧巽水坐坎方。

四绿南火接中火,五黄宫火正南方。

六白坤土震亦土,七赤山土在中藏。

八白干金西北坐,九紫乾山乾上阳。

五行分属已配好,堪舆巧用在圆方

二十四山分五行口诀解释

罗盘中有二十四山,五行之数是五,五五相乘则为二十五,所以二十四山分五行时,有一山有重复之数,这山是七赤山,七赤本是山土,但因五行之数不足,又以七赤居中作中土,于是这七赤山成了二数:山土、中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