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字五行属什么属性?
“亚”,金文作[亞],像两个人并肩而行(图1)。金文中多假借為「言」。 《說文·示部》:「亞,美善者也,從人从示。」「言」的金文字形作【𣥆】,象一人侧坐,另一人站立其旁並述说之樣。故言字的偏旁“言字旁”即由“亞”演变而成。
小篆(图2)承袭了金文的字形。 漢代隶书(图3)起始混亂,形體錯綜複雜。但“亞”的構形大致為“亞”的上半部分是“示”或“言”,下半部分是一短横,一長橫。
至為重要的漢字結構規律,即“上下结构的字,上半部分的笔画数目要少於下半部分;左右结构的字,左邊的筆畫數目要少於右邊”在“亞”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到了唐代,行書和真書盛行,楷書則成為正統。“亞”也進入了楷書時代。(圖4)它的發展變化與漢隸相比只有一字之差——短橫下移變成了短捺,而這個變化又恰好在漢代隸書之間。
漢代的簡��字作[亞]。秦漢時期流行的古文、籀文,其字体與 小篆差不多,“亞”的字形大致相同。 魏碑(图5)承襲了唐代楷書的字形,只是更見規模,且筆劃較為粗放。
今天的楷書(图6)是由宋代歐陽修提出的,被后世稱為“宋體”。“亞”的字形基本保持了一致性。只是在某些仿古書法裡,如趙之謙的《吳讓師墓銘》中,“亞”的末筆有時被寫成一彎,似為懸针狀。 今天的標準繁體字是1957年金文大字典編輯委員會審定通過的,由國內著名學者商承祚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