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字五行属什么?
1.从甲骨文来看,“言”由口与一组成,本义是说话、道白;2.金文承自甲骨文,但口旁作“口”形;3.小篆承自金文,为隶变、楷化后字形;4.隶书承自小篆,楷书承自隶书。 《说文》:“言,直言曰言,言之者谁乎?”徐锴系传引《尔雅·释言》:“言,语也。”段玉裁注:“今人谓话为闲话,亦语之舒也……古书多假此爲语言、言语之语言。”又引孔安国曰:“言,问也。一言相问。”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甲骨文的“言”,像一个人张口发言的样子,因此“言”的本义就是说话。 “言”是个会意字,其基本含义有四个:一是说话(如“流言”),二是谈论(如“不言不语”),三是议论、讨论(如“言议”),四是称说(如“言说”“言论”)。而“据”是个指事字,在“言”上添加一个横划,表示把嘴巴封住的意思。
再来看看许慎怎么解释这个字的: 许慎《说文解字》:“據,临下貌。从言几声。《虞書》曰:『益據作禹鼎』。王弼曰:‘當其處而據守者也’。”按,“禹鼎”是夏禹所铸之鼎,以纪功罪。《左传·昭公十二年》:“王使尹吉甫命仲山甫戍東國,齊侯、宋公、衛公子父固送之至魯郊,曰:‘不可使我諸侯失望於仲山甫也!’”杜預注:“仲山甫,周大夫。” 徐铉等《說文解韻譜》:“據,臨下貌.从口幾聲.凡數止則有據.故從言几.从言者.會意.謂欲言而止.若幾要遮之.故曰‘臨下’.《虞書》曰『益據作禹鼎』.王弼曰: 『當其處而據守者也』.一曰 ‘足所依恃也’.” 《说文解字》和《说文解字繫傳》均指出“據”的字源是“言几”而非“言几声”,这是正确的。但是,无论是《说文解字》还是《说文解字繫傳》都误解了许慎对“言几”的解释——“當其處而據守者也”——并把此作为该字的本义或引申义,显然是望文生训的误读。 其实,“言几”的本意是指大禹治水的方略——将黄河流经的地区划分为九区(或八区),分别派不同的治水人员负责治理,结果大大提高了治水效率。
“據”是“語”的引申义。许慎认为“據”字的结构是“會意”,并且用“禹鼎”来举出用例,可见他对“據”的理解是正确的——即“封口”的含义。只不过他没能准确地表达出来罢了。 我们看现代汉语是如何定义“根据”的?
1985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根据”的解释只有一条:“事情发生的起因;用以做为理由或依据的事情[the reason for sth or the basis for it]。”这显然比许慎的阐释要科学得多。因为这一解释完全符合古代汉语的实际用法和今天的实际用法,而且它也没有引入新的词语。
不过,由于《说文解字》中并没有出现“根据”这个词组,所以,如果仅凭这一条释义就判定“根据”就是“據”无疑也是错误的(当然,这种错误不是许慎造成的,而是后人造成的)。我们再看1963年版《辞海》是怎么说的: 根据:①根据底本翻印的书册。②依据某种标准或条件。③根据事物产生的原因或过程进行推断。 这个解释就比较靠谱儿了,尤其是最后一个意思最为贴切。也就是说,所谓“根据”实际上是一个动词而不是名词,它的意思是推论或者判断的依据,这与许慎所说的“封口”毫无瓜葛。 那么,为什么《说文解字》会对“據”的解释如此含糊不清呢?我认为这是因为“據”在古书中并不常用且意义过于抽象的缘故——对于一般人来说根本无法理解“據”的含义及使用场合;而对专门研究文字的人来说,他们又不能简单地用一个字来表达其含义和使用范围——所以他们才会做出如此让人费解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