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阳气不足吗?
阳指太阳,也代表男性、进攻等。所以,气多指阳气。 中医理论中,人体的阴阳是相对平衡的。所谓“阴盛则寒,阳盛则热”,就是说,如果身体的阴气过剩(比如脾虚阴盛体质的人往往食欲不佳,大便稀烂),就会怕冷;如果身体的阳气(火力)太旺,就会怕热,甚至上火。 我们所说的阴阳,其实是指阴阳偏胜或失衡的状态。而五行是人体五种属性的阴阳变化。 《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土居中央,持运四方,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这就是说,人体脏腑阴阳之气,通过四肢运转于体内外。如脾土在中央主持运化,肺金左布散精气,心火右温暖全身。
当人体出现五心烦热、失眠、口腔溃疡、口干苦、小便短赤赤黄等症状时,就表明人体的阴虚阳亢了。此时要滋阴降火(比如多吃雪梨、莲藕、百合等有养阴生津作用的食物)。 当人体有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精神不振、舌淡胖嫩等症状时,就说明阳虚了。此时要补阳助火,温煦身体,多吃一些含有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食物,例如羊肉、鸡肉等。
值得注意的是,人体内存在着阴阳互根的关系。也就是说,无论阴还是阳,都是相对的。如果没有了对方,自身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基础。只有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生命才能正常运转。 正如《内经》所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