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五行属于什么?
姓是上古姓氏中的一大支,源自姬姓或妫姓,以国为名。 《元和姓纂》云“周太王五世孙伯雍,周天子命为雍州守,因命氏焉”。而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提到孔子的祖先“宋衰公之十六世孙孔父嘉,字孔父”。侯姓和姒姓一样,是在夏商周三代成为贵族姓氏的。 《通志·氏族略》言“卫有侯姓,晋有侯氏”;春秋时,晋国的贵族中行氏、智氏、范氏,郑国的公孙姓,鲁国的季孙姓,齐国的崔氏等等都属此列。这些姓氏,有的是封地,或国名的首字,或是尊号为氏。如赵魏韩三家分晋之后,晋国公室只剩下一部分作为韩国的韩原,所以韩氏便是他们的姓。
秦灭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原来诸侯国中的贵族失去了特权,大部分人的姓氏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只有少数姓氏传承至今,其中就包括周文王的姬氏、舜帝的姚姓(虞舜为姚姓)以及颛顼高阳氏的颛氏。
汉文帝刘恒的曾祖父刘清的陵墓于2014年在山西洪洞县被发现,出土的墓志铭清楚表明其家族世系来源于周代吴国的王姓,这说明吴国灭亡后,周天子把周姓的尾字“吴”赐给了吴国君主,他们以“吴”为姓了。而周天子的直系后裔,则保留周氏。 刘清的儿子刘勃,汉景帝封其为清河王,因此其子刘彭祖便以封地为姓,称“清河伯”。西汉末年,刘彭祖之子刘奉世随王莽征战,因功被赐姓为司徒,从此这一支刘氏以司徒为姓。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即为西汉宗室后裔,他的姓就是汉室的“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人进入中原建立政权,为了表示对汉朝的尊重,他们把自己的姓氏前缀改为汉代的郡望,也就是说他们的姓是汉朝的郡望。
隋炀帝杨广的父亲杨忠,因为其祖母是胡人,便以祖辈所在匈奴部落名为姓,号“大野”。唐朝时候,李氏祖先因为李渊的祖父李曜本是陇西郡人,遂改姓为李氏,并从此继承唐高祖的姓,不再以国号为姓。宋朝以后,皇帝赐姓成为常事,多是为了褒奖功臣。如明太祖朱元璋就多次下诏给徐达、郑和等人,以其功勋卓著,特别赏赐国姓“朱”给二人。而吴王朱棣篡位后,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地位,下诏把他的母亲懿文太后钱氏的姓赏给自己,称为“朱允炆”。 “朱允炆”的意思就是我“允”接受“炆”的优待,即使用母亲的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