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五行属于什么?
谢邀,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啊! 这个事儿得从头说起—— 《说文解字》里面把“行”分为两类,一类是“行人”的“行”,另一类是“银行”的“行”。 古人造字真是太有趣了,这两个“行”的字形一模一样(注意看我画的红色重点),所不同的只是上下结构的偏旁部首罢了——“行”左边是走之儿(辵),“银行”的“行”右边是行走的的走。
根据这个造字法,我们基本上可以认定,古代“行”表示旅行、走路的时候,读音应该和现在差不多,读作xíng;而“银行”的“行”,应该读作háng。 因为古代没有专门的货币单位(钱)字,所以银(白色金属)作为货币单位的简称,最初应该是读作háng的,比如“行伍”“行钞”“行钱”等。 从金代开始,银被铸成了钱币,称为“银锭”或者“元宝”,从此之后,银就和水金(铜)一样,被作为小单位的钱币使用,此时银的计量单位用“贯”,一枚制钱大约相当于今天的两枚银币。既然银已经作为货币单位使用了,其读音自然就要随货币单位“钱”的读音发生变化,于是银的读音就改成了yín。
但是,这里要注意了,我说的银的读音改为yín,是指一般的银(白色的金属)的读音,此时如果指银子制造的货币,那么还是念háng。例如: 明太祖实录卷十三:“己卯……帝谓辅臣曰…自后但用水银(银)铸钱。”
清李渔著传奇剧本第一出·楔子:“此银(银)乃东洋货物……” 可见,到了明代,虽然银子的发音已经变成了yín,但是用于表示货币的“行”仍然保留的是古音háng。
另外,从宋代开始,政府就禁止民间私自铸造货币,因此所有的货币都必须由官府统一铸造,这等于政府垄断了铸币权,这样就有了一旦政府发饷、拨款就用印纸(凭证)支取的制度: 朝廷派往各地的官员,要多少银子得自己找去,没有银子就得打印纸(凭证)领用,这种制度俗称“支领现银”或“支支领领”,因为“支支领领”的“支”字读作zhǐ,所以这种制度的书面记载也常出现“支领行斛”或者“支拨行斛”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