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代表哪个五行?
五行的“行”字,古读作xíng。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示部》云:“行,人之步趋也。从示,音胡光切。”“歩,徐行了(缓步行走)。从辵,步声。”汉代的经学家把“行”解释为“步履”(汉·郑玄笺)、“行为”(汉·何休注);把“歩”解释为“缓行” (汉·王肃注)、“徐行”(汉·应劭注)。可见古人所说的“行”和“歩”就是现代汉语中“走路”的意思。而现代汉语中的“行走”,也是从“行”或“歩”演化来的:“行”字本义是“走”,引申指“行军”、“行业”等;“歩”字本义是“慢走”,引申指“步骤”、“步伐”等。
由此看来,“西”字的读音xi与“行”字或“歩”字都不押韵。古代的学者们就试图寻找别的字来代替“行”字或者是“歩”字,以符合“西”字读音的需要。他们找到了一个偏旁为“寸”的字“彳”。《说文解字·行部》里,“彳”字下边被注释为“小步也”。段玉裁《尚书故》中说:“‘彳’,古文行字。凡《书》言行,莫不从‘彳’”可见在唐代以及更早的时候,人们就用“彳”来标记“行”或者“歩”的读音了。后来这个“彳”还发展成现代汉语的“行驶”、“行进”里的“进”。
那么,“西”表示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来看“西”在甲骨文中是什么字形—— 上面部分是个“大”字,下面部分是个“高”字头。“西”的金文字形是这样的—— 大字下面部分演化成“隹”字形;“高”字头的部分变成了两个“口”字。小篆的“西”字是这样写的—— 上边的“大”变成了“女”字,下面的“髙”变出了一个“夂”。
东汉的著名经学大师郑玄给《周礼·秋官·小司寇》中的一个词注音时,就使用了“西”的这两个不同字形——“西”,“息夷切”;“西县”,“息倚切”。这是因为“西”有两个读音:xi和xiāo。前面一个读音时,“西”的字形像“夕”;后面一个读音时,“西”的字形像一个高挂的月亮——这就是“夕”和“月”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