矷是什么五行?
这个“矷”字应该属于五音里的“脂”部,读作[zǐ]; 《说文》中有载:“茈,水草也。”段玉裁注云:“今人所谓‘荸荠’者是也。”可见“茈”或“茡”指的是一种水生植物。 但这种植物不是荸荠(学名:Zizania latifolia),而是慈姑(学名:Sagittaria triloba)——一种生长在水中或水边的多年生草本。
在现代汉语中“荸荠”和“慈姑”一般都被称作“水里生的蔬菜”或者“水果”,比如《水浒传》第三十一回:“(高太尉)便令人买些鲜鱼,做个羹请宋江吃。……两边船拢岸了。只见舱里托出一个檀木匣子来。”“水果”的称呼也比“蔬菜”更合适一些。 这种植物全身都含生物碱,可食部分主要是球茎(即“慈姑”,也叫“荸荠”),球茎富含淀粉,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了吃。清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就记载了煮慈姑的方法:“削皮,切片,用油、盐、酱炒,加白糖宜于老年。切作丁,油炒,加酱油、糖,再加些水,煨一炷香,妙不可言。”
以上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我查到台湾大学中文系所编著的《汉字偏旁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出版)中,“茈”字的字头下面提到了两种含义: [zǐ] 指“慈姑”;
[bì] 指“茈草”(也叫“薏苡”)。 并引用了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诗作为例句: “新筑沙堤入辋川,往来车马一时闲。芋田剥落龙须剑,药圃扶疏兔耳班。雪岭乌鸢窥雉网,柳溪鸂鶒弄鱼竿。辋川旧事无人见,唯我相如自往还。”——《辋川杂咏·芋田》
另外,我还查到一部清末民初作品叫《增订古音骈字》,其中收录了“茨”“孖”“孳”“芷”等字,并在每个字下面列出了多个异体字,其中就列出了两个读音为[zǐ]的字:“[子],[玆],[芝],[栀],[忮],[沚],[址],[枳],[豉]。” (注意:这部书把“之”字归入了“芝”部)
再结合《康熙字典》里的说法:“兹与茨同。《集韵》《韵会》竝音滋。”也就是说,这些不同字形相同读音的字在古代都是“滋”的异体字。而我在百度百科中查到“耔”字的解释时,发现其来源竟然也是《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曰:‘耔,音滋。’按:此字别作籽。” 这样看起来,“秄”“耔”这两个字在古代可能确实是同一个字。
但是,我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没有查到“釨”字,只有“滓”“子”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