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字五行属什么?
《说文》曰∶“摺,刑也。从口,折声”。古者断狱用鈇鉞。《周礼·秋官·大史》、《司寇》皆有“斧鉞”之刑。《公羊·庄三年》何休注;“斧鉞,所以斬木爲契者也”。故凡斩伐曰斲,或作輟;斫伐曰斷。引申為分割、拆解之義。如:風伯攜雨入雲。(《爾雅》) 又通作揭。《莊子·天下篇》“宋鈃、華胥氏之學不貳而巧,揭車之徒相馬相形。”
字形演变(字源字形) 漢語大語言學里一般把文字分成象形、指示、會意、形聲四大類。「摺」的構形很典型地反映出古代漢語文字造字的規律和特点。第一,形旁表意,第二,音旁示聲。
「摺」的字形演變如下: 「摺」的第一義是“用手撕開”的意思,從構形上看,「摺」的本義當然就是手的動作“撕”。那麼,手是如何“撕”開東西的呢?我想像的情景就像這樣——“啪!”一聲,手一鬆,紙就裂开了。
後來,“撕”的概念擴展了,凡是用手使勁兒的扯都叫“撕”——我們能夠想像出很多的場景:“撕”衣服、“撕”開布條做繩子……如此等等。但是由於“撕”開的是絲帛等柔軟的物品,還有點兒分寸感,不像用刀剁那麼狠厲害。所謂“細絲不掛刀”嘛!因此時常與“撕”搭配的词多是形容性詞綴——薄薄的、細細的……
到了中古漢語時代,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含義,比如說成對立式的“摻”“摺”。
《禮記·內則》中有“雞初鸣,摻馬。”鄭玄注:“摻,猶折也,先將馬牽至,令溼體。”唐代孔穎達疏:“摻讀如擇,謂揀擇也,擇其良者而折之。”也就是說,“折”是選擇其中最好的。
另外一部古代禮儀專著《儀禮》中也有見到它們的搭配“奠爵而拜,奠而不拜;爵不足,斟酌而薦之,二獻焉。酢而薦之,三獻焉。俎豆畢,盥洗,進饌,三奠樽俎,酢然後飯。”其中“酢”的意思是飲酒時客人用自己的酒杯碰主人的酒杯表示對主人的尊敬,“酢”也是出自於“以客禮自責”的意思。這種情況下的“折”比較溫和,不像用刀砍那麼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