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五行属什么?
《周易》、《黄帝内经》都属上古时代作品,当时并没有“五行”的概念和理论。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是汉代著作,作者提出了五行说,但没有明确提及五行的属性。 汉代人十分推崇《周易》,《黄帝内经》亦是在此时得到重视并流传于世。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盛行,《老子》被尊为《道德经》,上承汉儒天人感应、阴阳五行之说,下开宋明理学的先天之学。这一时期的五行学说,有了很大的发展和丰富。晋代王弼注《周易》,首次提到了“五行更建,互相推迁”,五行生克的次序是木生水,金克木。
唐代孔颖达著《周礼正义》,第一次完整地阐述了五行相生的顺序,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并且把《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中的“一”“二”“三”“四”“五”配上了东南中西北的方位,认为“木居东方,金居西方”,为后来五行方位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宋元明清,理学家们继承了唐代以来的五行学说,加以发扬光大,并把儒家思想与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在儒家经典著作之中大量引用,甚至将五行配五常(仁义礼智信)、五德(金木水火土)、五色(赤黄白黑灰)、五脏(肝心脾肺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