崚字五行属什么?
“崚”字在五行中属火;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方块字,是指汉字这种文字形态。它是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而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系统。
《尚书·舜典》有云:“舜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何哉?’契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民极。’”可见,契(xì),也写作“卨”、“卨契”,字属金文,是一种象形文字,其字形为一个人站在两个高台之间,双手扶着顶端,表示为人居中而尊,这是“人”字的起源。 “仞”字的本义是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商代的一仞等于180厘米;周代的一仞等于196.95厘米;秦代的一仞等于231厘米;西汉的一仞等于274.2厘米;东汉的一仞等于275厘米。
“仞”的引申义有“深广”“高大”等,如“渊渊乎其深矣,巍巍乎其高矣。”(《礼记·檀弓下》)再引申指“艰难”“险阻”。此义现在仍沿用,如“千山万水”、“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等等。 古代的尺、丈、寸、寻等都是长度单位,与今天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如下: 一丈=10尺; 一尺=10寸; 一寸=10分(古制一寸合今3.33厘米); 半尺=5寸; 一寻=6尺。 以寸计量的穴位还有:“肩井穴”位于肩膀里端、乳头外侧;“曲池穴”在手肘内,肘横纹末端处;“合谷穴”在虎口处,大拇指与食指并拢时,中间凹陷的地方;“内关穴”在前臂内侧中央,腕横纹上三指宽处。 还有一个非常常用的穴位“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约一横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