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属五行什么音?
“游”,从水,从辵。《说文》中的解释为:“游,徒行无车马也。”游的本义当是徒步或乘船出行。《汉书·西域传》中说:“天子自以远,恐失其游。”颜师古注解说:“言道路之遥,恐不得复至其国而观游也。”由此引申出“游历”“游览”等含义。所以,“游”字属于水运类,其音同“由”“猷”。
然而,我们分析“游”字的结构就会发现,它的本义绝不是指单纯的“徒步或者乘船”。因为“辵”是表示“行走”的意思,但“水”并不是表示“舟船”的那个部分。也就是说,“游”的字形清楚地表明,它是由“辵”和“水”两个部分组成的,而且它们之间没有表示具体的含义。在字形上,“水”作“游”的第一笔画;在词义上,“水”有“流动”之意,因此引申出“游动”“游荡”“游行”等名词、动词。
这样,“游”就有了“游泳”“漂流”等意思。同时,由于“水”有“流”的意义,所以还引申出“河流”“水域”“海洋”等意义。 “游”还有“玩赏”“宴乐”之义,这里“玩耍”是指比较文雅的娱乐享受。
游对应五行之火,火即热,热兴盛则水干,水即金,故火克金。所以游为金音。
我们常说的五音,是古代阴阳五行乐律的一种说法,把乐律宫商角徵羽五者与五行相配,南朝梁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十二律尧始制作。《世本》归功于舜。自汉及周汉律遗法尽亡,无从覆考。但据古者以五声配五行。宫、商、角、徵、羽是也。”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又有宫二变,徵二变,商二变,角一变,加本声凡十一。此五声、二十八调、七音、十二律、三十六字母,谓之五音十二律。若黄钟宫、大吕宫、太簇宫、夹钟宫是也。”
其实在古代,“五音”也是用来描述人的声音和音乐的五个不同特点,如:“宫”音的特点为“深沉宽广”、“徵”音的特点为“短促嘹亮”,等等。由于声乐、音律和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等有密切关系。“五声通五脏之音”,因此,“五音”又和医学密切结合在一起,成为我国传统医学的术语,并运用在对人体的诊断和治疗上;同时还在语音乐律方面赋予了特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