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城头土代表什么?

毕谢庆毕谢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城头土”,这个名称很奇怪,而且也没人把“城头土”作为别称或外号。其实这是古代天文学家对“土星”的称呼。因为土星的公转周期大约是30年(实际上比这个还要多),和古人的“三十年为一代”的算法基本吻合。所以古人观察土星时就发现其运行轨迹有“年代”的变化——每三十年来一次。于是就把这种有着明显年代变化的行星叫做“城头土”了。

后来人们发现了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后,又增加了“岁星”、“荧惑星”等叫法以对应其他三颗行星。为了区分太阳系八大行星,现代天文学引入了更精确的“罗马数字”系统给各颗行星命名——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称为“地球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称为“远日行星”;而被冥王星抛弃的柯伊伯带天体海卫一和伽莫夫-康纳斯彗星带中最大的彗星29P/JUTIN-GRIESE被称为“心宿二行星”。

虽然这些名字都是现代人起的,但它们或多或少都保留了一些古代中国的元素在里面。如“辰星”——现在称“水星”——在古代中国又称“水官”或“润泽之星”;而“商星”——现在称“金星”——在唐代以前一直被称为“太白”,宋元以后才开始叫“商星”。至于“荧惑”和“辰星”“商星”一样是古名词。

余秋雪余秋雪优质答主

《说文》:“ ,垣也。”本象建有门闩的墙垣。本义:城墙。引申为土围子,或指城墙之内。《五行大义》:“五方皆有土,以城为表,故于土举城以为言。故五行之土曰戊己。”《洛书》中的金、木、水、火、土五数,对应五方,寄寓五体,均以中枢“中黄宫”(土)为中心。土与五方之土的“城”相应,故五行的“土”又名“五行城头土”。《说文》:“城,以盛民也。”又:“郭,外郛也。”本指帝王的都城外围的城墙,后来引申作都市之称。城垣有坚固安全之功,而土性敦厚,有万物所归,五谷所安之德,故皆以之表“土”德。

《说文》:“垣,墙也。”指矮墙,用以蔽隔之物。城,内外用以围护之巨垣。土墙坚实,故引申为安定之义,《易经·坤卦》“安而馈之得朋也”。由安全而产生物产丰富之义,《坤卦》:“西南得朋也。”“西南”,指阴阳交合处。所以“垣”引申为安养物产的仓库。《五行大义》:“于木举垣以为名。《传》曰:土有垣墉,生养万物也。”“墉”,高墙,此处指与“围护”同义的土性城垣。围护有安全之义,故土有安养生产之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