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和太极的区别?
“太极”是道教的一个术语,属于道家哲学范畴,这个概念在道家中非常基础,比如《庄子》中就讲到“太极”。 那么什么是太极呢?简单说就是阴阳未判、天地未开之际的那个混沌状态,称之为太极。而这个概念的最早提出就在《老子》书中。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五行应该是包含在太极之内的,因为天地间万物都在阴阳五行的体系之中;但反过来,太极却不一定是在五行体系中的。 “五行”则是来自于我国古代的天文历算,最初是指木火金水土五行,代表五种最基本的物质,后来演变出五行的相生相克理论。 五行的学说流传甚广,影响深远,被大量运用在中医、养生、文学等领域中,以至于很多人不知道五行其实是建立在阴阳概念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要深入研究,就要从阴阳出发,探索五行生克的根源了。
至于“太乙神数”等据说能够预测未来的方法,虽然名称中有“五行”二字,但其实质却与五行关系并不大。
综上,从哲学角度来讲,太极高于五行,而五行则包含于太极之内。
太极是中国阴阳鱼的图案,其实就是一个太极图。太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最重要的哲学范畴。它包括着天地。从无到有,由大造小,无极而太极,太极而两仪,两仪即阴阳,阴阳而五行,由气而生物,又由微到著,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所以太极这个概念,就是概括了中国宇宙生成论的世界观,所以它是天地未分之前浑然一体的东西,这是太极。
五行是中国哲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和范畴,中国的医学,中国的建筑学等都离不开五行。五行的“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元素,这是从中国古代道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即自然是一有机整体,万物相互联系,不断转化的观念中引伸出来的种思维模式,它可以将自然界中的任何五种事物或者现象联系起来。五行的“行”是指运动变化的意思。五行的学说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它还阐明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的制约、转化规律。太极与五行是中国古代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和原始辩证法思想,它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诸如阴阳五行、八卦学说,乃至堪舆风水术等影响极其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