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哪个字属火?

武小然武小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五行的“行”不指道路,而相当于“列”的意思。“五行”就是五个行列。这个“行”作“行列”解时,古文字形是这样的(金文)—— (篆书) (楷书) “五行”的“行”和“道路”的“道”是两个字。 五行的“五”字,古代有两种写法,都是指天象——“三光者,日月星也;五岳者,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也”——所以“五”字的古文字形如下—— (篆书) (楷书) 可见,五行的五行二字,在古代是两个不同的字,不是现在简化字。

其次,什么是五行?它是指五种物质吗?其实也不是。古代的五行,指的是五种德行。《尚书·洪范》对五行的描述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这五种德行分别对应着后世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也就是说在上古时代人们就把这五种德行当作社会的运行准则了。 五德的说法最早见于孔子编撰的《周礼》,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采用韩非子五德终始说的观点,自认秦是水德,以水克火,灭掉了周王朝。汉朝建立之后,根据汉室国运尚赤的特点,认为汉是火德,承继秦朝,又灭掉了匈奴等北方游牧政权。这样,五行在汉代就有了新的含义,被赋予了更丰富的色彩。

那么,我们常说的“金木水火土,金水木火土”中的五行,其实就来源于此处,它表示的是五种不同性质的属性。 所以有人问,谁是火的代表?谁又是土的代表?我只能说,一切代表都是伪命题,因为古人所说的五行,并不是物质,而是一种行为或者属性的抽象概念。如果非要问一个代表的话,那么这个代表就是——人!古人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大圆圈一样,圆周被分成二十等份,每一等份代表一年,整个圆被分为60部,每两部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里的“六十花甲子”,每一个节气分别用一个字表述,六个节气组成一句话,共组成60句话,500个字,每15个字为一句,形成一种循环往复的模式。 这60个字是: 甲丙戊庚壬甲,乙丁己辛癸乙,丙戊庚壬甲,丁己辛癸乙,庚壬甲丙戊,辛癸乙丁己,壬甲丙戊庚,癸乙丁己辛,甲丙戊庚子,乙丁己辛癸,丙戊庚壬甲,丁己辛丑乙,庚壬甲丙戊,辛葵丑乙丁,癸乙丁己辛,甲丙戌庚壬,乙丁己辛癸,丙戊庚金壬,丁己辛丑乙,庚壬甲内丙,辛癸乙丁己,壬甲内丙戊,癸乙丁己辛,甲丙戍庚壬,乙丁己辛癸,辛癸乙丁己,壬甲戍丙戊,癸乙丁己辛,甲子丙戊庚,乙丁己辛癸,丙戌庚壬甲,丁己辛丑乙,辛癸乙丁己,壬甲戊丙戊,癸乙丁己辛,乙辛癸乙丁,丙戊庚壬甲,丁辛癸乙,壬甲内丙戊,癸乙内丁己,丙戊庚壬甲,丁己丑辛卵,庚壬甲丙戊,辛癸巴斗牛。 这个60个字,每一字都代表了五行中的一种,它们各自组成了十句五行诗句。

比如,“甲丙戊庚金壬”这一句中的“甲丙戊戈”属于火,“庚壬甲”属于金,“辛”属于土,“癸”属于水。这样,五行就被带到了现实生活中。 再举个例子:某人生日甲子,这一天恰是冬至,冬至一阳生,此时为坎卦,其人为水,再结合他的生辰八字,就可以看出他一生运势的走势,是起还是落等等。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六十花甲子正好一圈,12个时辰8个小时一个小时一个天干地支,一天就是一周期,一年也就是12个月52星期1460小时9840分钟59040秒,每个瞬间都有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如此环环相扣,绵绵不绝。

曾俊志曾俊志优质答主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类物质,在我国古代哲学中,人们为了更好的概括和归纳客观世界,就把天下万物分成了五大类。五行分别代表着五种不同的特性,金,从革之象,引申为能削能断,具有肃杀、收敛的特性;木,有丛生、条达之象,引申为能伸能曲,具有生发、调节的特性;水,润下之象,引申为善下、向低处流动,具有寒冷、滋润、清洁的特性;火,炎上之象,引申为上升、温热,具有温热、升腾、明亮的特性;土,有稼穑之象,引申为生化、承载,具有生长、受纳和承载的特性。这五材是人们在自然界的长期生活和实践中,在对事物进行高度抽象、取象比类、推演归纳等思维方法指导下得出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五类基本物质。它们互相资生、促进,同时又互相制约、抑制,维持着自然界和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间的平衡与稳定。

在五行中,每一个行都具有两个方面的属性,一方面是“所胜”或“所不胜”方面的物质,另一方面又“胜”或“不胜”于其它方面的物质。“所胜”和“胜”表示行的作用与克制能力,“所不胜”和“不胜”则是说明本身被其它方面所克制的程度。例如,“木能克土,土又能克水”就是五行关系的举例。在《黄帝内经》中有更加生动形象的阐述:“五行者,水火木金土也,别其事,则有五:是故赦者生下,火者上为明,木者曲直,金纵横,土者稼稿,是谓因气相得,故居。”可见五行的阐述来源于生活,在人类长期的生活中逐渐认识自然与人体的规律,并且发现可以用五类物质的演变规律来解释自然和人体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在中国古代思想中,五行具有很大的概括性和包容性,每一个行都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含义,比如在方位上,北方属水,南方属火,东方属木,西方属金,中央属土;在五季中,冬应于水,夏应于火,春应于木,秋应于金,长夏应于土;在颜色方面,黑色应于水,赤色应于火,青色应于木,白色应于金,黄色应于土;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人们用五行也可以解释五脏的生成、克制关系,它们之间还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