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在五行中属于什么?

丛昭美丛昭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钟,古代乐器,铜制或铁制带鼓的打击乐器。在现代音乐中,通常用来调节节奏。 在五行之中,钟为金属,故为金行;其发出的声音为声音,故为音。因此“钟”字属金兼有音。 又因为五音分为宫、商、角、徵、羽五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一个音高,它们分别对应着今天的12345音符,其中最低调的是宫,最高调的是羽。

由于古人认为每个字都是由笔画构成的,而笔划又分阴阳,阳画是竖、横、撇、捺,阴画是横、竖钩、斜钩。他们根据五行的规律给每一笔画定出一个属性,阳性为火行,阴性为水行。这样,一个字就有八个偏旁了,再加上字形本身,就变成了十神。这十个字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一笔一划,合起来就是五行俱全,一个都不少。这就是“一笔画太极”的来源。 因为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对应的音节,而这个声母就代表了字的五行。如“一”字,其声母是y,就属于土行。 所有的字都有五行,但不是所有的字都能用五行来解释。只有一半的字用五行能解释清楚。另一半的字就用不着五行了。其原因就在于古文字的结构过于复杂,五行难以尽数。所以,古人就把那些不能用五行解释的字归到了“形声字”一类。实际上,形声字也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形符和声符。这里的形符就相当于今天的偏旁,它代表着字的五行。声符代表的是读音,不影响字的五行。

徐云天徐云天优质答主

在五行中属木。钟,青铜铸成,其下部为厚而宽大的钟座,上有钟身(即前后的钮)和左右的篆带,钟上部铸造着山林云气、鸟兽水波等图案。在《周礼•考工记》记载“凫氏为钟、铣间仿一,篆间参仿一,隧间九仿一”。这个“仿”字,即仿木,以此说明铸钟是以钟的大小为例,而用木制作成模型。

在我国古代,钟与磬同为礼器,用以节乐、和乐。古人击钟以祀奉天地神灵,击磬以祭祀先祖。磬在古代用石或玉雕成,悬于架上,击之而鸣,是“八音”中“石”类的主要乐器。钟和磬悬挂于钟虡之上,谓之“编钟”、“编磬”。因此钟、磬亦常用以指代音乐,成为音乐的代名词,如钟声、钟律、钟音等。

我国有源远流长的青铜文化,有五千年的制造和使用青铜器的历史。在世界各古代文明之中,我国古代青铜器铸造技术的精湛和铸造工艺的发展水平均居世界一流,如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的合金配方几乎与现代冶金学配方的数据一致。同时我国古代还有铸造大型青铜器的实践经验。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明代永乐大钟,重46.5吨,高6.82米,其上铭文32万,是世界上铭文最多的青铜器,是举世闻名的“古钟王”;比它早200多年的北京智化寺的明代钟,重量为42670斤,也是极为罕见的铸造精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