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怎么打赢伊拉克?
伊拉克虽是中东地区的一个比较贫穷落后的国家,但它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是世界上13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指已经制造出核装置和适于运载的各种运载工具相结合的战斗武器,具有了实战能力,而不仅仅是拥有核弹),因此在军事上仍是一个比较可怕的对手。为了打击这个中东地区重要产油国的军事实力,在军事上拥有雄厚实力的美国对伊拉克展开了近20年的围剿,最终在2003年3月,彻底地征服了这个国家。
1、利用他国来打击伊拉克实力。
上世纪70年代末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使伊拉克感到了潜在的军事威胁,再加上两国在边境一些问题上发生争吵,两国的关系日益恶化。于是伊拉克在1980年挑起伊阿战争。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对这场战争采取“纵虎为伥”的战略,向交战双方提供军援等帮助,但实际上是支持伊拉克来打击伊朗,迫使两国两败俱伤。而苏联出于在该地区与西方对抗需要,全力支持伊朗。
在伊阿战争初期,伊拉克的军事实力占优势,它对伊朗实行速战速决,并一度侵占伊境内大片领土,使战争的发展对美国有利。但到了1982年春,战争形势急转直下。为了扭转不利的战争局势,增强伊拉克的军事实力,美国不断向伊拉克提供各种支持,甚至直接参与军事训练,指挥作战。这样到战争末期,战争形势再次转而对伊拉克有利。经过8年的长期消耗,伊阿双方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终于筋疲力尽,于1988年8月双方签订了和平协议。在这场战争中,伊拉克的综合国力大幅下降,而美国打击伊朗和伊拉克的战争目的也基本达到了。
2、利用伊拉克来打击他国实力。
伊阿双方在1988年8月停战以后,伊拉克不但没有摆脱战争的严重后果,减轻负担,而且国内的民族矛盾、教派纷争和阶级斗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陷入全面危机之中。伊拉克政府感到国内局势严重动荡和不稳定。为了转移国内的注意力和缓解统治危机,伊拉克政府急需向外扩张。恰在此时,伊拉克发现与它接壤的中东石油储量最大的科威特侵占了它的石油,于是伊拉克于1990年初对科提出严重警告。
对于伊拉克的情况,科威特不但不示弱,反而与伊拉克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伊拉克对此大为生气,认为自己打了8年仗,现在连一点实际利益也得不到,于是1990年8月,伊拉克在战争末期,伊拉克对科威特发动了突然进攻,经过4天的激烈战争,很快就占领了整个科威特。
对于伊拉克突然进攻科威特,美国曾支持伊拉克的军事进攻,但没有想到伊拉克没有如它所预想的那么快地撤军,迟迟不从科威特撤军。实际上,美国早就对石油丰富的科威特垂涎欲滴了。美国借口伊拉克的军事进攻严重威胁了这一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利用控制联合国的优势,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在1990年8~12月通过一系列决议,对伊拉克进行了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全面制裁,其中包括冻结伊拉克在海外的资产,并派兵进入海湾地区。从1991年1月17日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进攻。经过42天的海湾战争,伊军遭到惨败。
战争胜利结束后,在军事实力上遭到重创的伊拉克政府同意接受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于1991年4月10日宣布从科威特撤军,这次海湾战争结束。战争结束后,伊拉克的综合国力又一次大打折扣。美国对这个曾经打了一场8年战争并占领了邻国的“战败国”进行严厉惩罚,对这个国家实施了长期的人道主义灾难的禁飞和封锁。美国以伊拉克在战争中使用化学和生物武器威胁自己和一些中东国家的安全为借口,在两国之间划定了防空识别区和禁飞区,并长期派驻空军在此巡航,伊拉克空军受到限制几乎不能升空,使伊拉克不能在军事上对一些中东国家构成威胁;美国还长期派驻海军舰队封锁伊拉克港口,伊拉克仅有的从波斯湾出海的一点生计之门也被关闭了。此外,伊拉克还必须定期接受联合国的核查等等。这一切使伊拉克的经济命脉被掐断,国家和社会得不到发展,使它不能从1990年的战败中恢复过来。
3、直接出兵伊拉克,占领伊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