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访谈能成为明星吗?
明星是现代传媒和娱乐工业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名人或社会财富。作为社会名人,它是一种“被认可”;作为社会财富,它是一种“被消费”。因此,当一个人成为明星之时,一方面是由于大众的认可,另一方面是因为市场需要。媒体为这些人提供传播平台进而为他们的成名创造机会,同时为满足受众所需而“生产”明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人才市场和娱乐、传媒市场对“明星式”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明星式”人才的定义也越来越宽泛,涉及的领域和行业也越来越广阔。而与此相对应的就是职场新人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文化知识,更需要拥有“明星式”的人格魅力。
在职场中,要具有“明星式人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重视自己在别人心中形象和名声。形象和名声是为明星“加冕”的两块“天使之翼”。形象,即他人对你的直观感受,包括外在的言行举止、着装打扮以及内在的品德修养;名声是指他人对你的评价。提升自身形象和建立良好名声,可以借助各种公众场合、媒体。例如,演讲、讲座、访谈、写作等等。把它们做成一盘“鸡尾酒”,交替使用,定能营造一室芳香。
职场“明星访谈”,是“制造”职场明星的重要手段。那么,职场“明星访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职场“明星访谈”又应该如何来运作呢?职场“明星访谈”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首先,“职场明星”具有典范性和示范性,因此,“职场明星”访谈的主旨是宣传“职场明星”所在企业或机构的成就;其次,职场明星访谈是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造星”的功能和目的;再次,职场明星访谈往往是访谈者和被访谈者的“合谋”。被访谈者利用访谈者的权威来提升自己的权威;而访谈者则利用被访谈者的知名度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互惠互利”。当然,职场“明星访谈”还需要考虑“明星访谈”运作本身所需要的资金、设备、人员安排等,通常,有专门的“公关活动媒体策划公司”来承办此类活动,而“职场明星”则可聘请“明星经纪人”进行运作。
当然,明星只有在一定的距离内才会发光。如果职场中的“明星”们不懂得收敛自己“星光璀璨”的行为,而过度利用媒体、公众,他们只能从“职场明星”退变为“职场流星”,即使他们仍然在荧屏之上“明星访谈”,也只能以“余威”骗取廉价的同情。如果他们还想借助“职场之星”来“星运亨通”,那可是想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