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吃带鱼吗?

彭玉城彭玉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文化层面讲,在沿海诸国中,中国人对海产的认知是相当宽博的,我们有上百种海产的名称,每个名称都对应一种完全不同的肉质风味,比如刀鱼、鳓鱼、鳓子鱼、鳓片鱼、鳓头鱼、带鱼、比目鱼、弹涂鱼、鲞鱼、鲻鱼、鲳鱼、鳓鲻鱼,等等,每样都有特殊的味道,也都有相应的烹饪方式。像这些小型海产,在中国沿海几乎是无所不吃。在西方文化中,小型海产的名称就少得可怜,除了鳕鱼、比目鱼之外,他们只说fish(鱼),或seafood(海产),或shellfish(甲壳类),或crustacean(节肢类)等等。

比如带鱼,中国文化喜欢为食物提供拟人化的联想,像“刀”、“带”这样的词很常用,刀鱼很像小的带鱼,而与大的带鱼相比,大的带鱼也很像刀。美国人也有类似的联想,他们的比目鱼是两眼长在一侧的底栖鱼,他们称之为flounder,意思是“侧卧着的”,类似的还有sole(底),而dab(拍)则指比目鱼和鳎目一类的海产。

大西洋也有带鱼,但是那里的人不喜欢吃,他们吃的是一种身体呈棱形的海产,称为mackerel(鲭鱼)。中国文化喜欢把小型海产作为蒸、煮、腌熏、油炸的对象,它们在被人类吃掉之前是不值得费力气去给它们赋予更人性化的名称的。而像鲭鱼这样的海产,美国人一般也都是用煮、熏、卤的简单方式吃掉,而不会用更为细腻的方法来吃。在欧美国家,人类费心思吃的都是三文鱼、鳕鱼这样身段适中、营养丰富的大鱼。相比之下,小型海产的地位总是低了一点。

中国文化对小型海产的广泛认知,以及相应的烹饪方式,表明我们的烹饪文化是精细而复杂的。同样也表明,由于我们的文化没有因为海洋而变得强大,我们也没有可能在远洋上获取大量的大型海产。也就是说,中国文化是典型的大陆文化,对海,我们是“向海而立”的,而不是“向海而兴”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