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颜色数什么五行?
“五行为什么用黄色表示”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儿离谱,就像是在问“为什么汉语拼音要用a、o、e表示音调”一样。 五行是古代的哲学概念,用来解释世界万物的生成变化。它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形态。这五种物质相互滋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古人把金和水归为一类,用火和木归为一类,把土单独归为一类。
由于金属在自然界中往往呈黄灿灿的颜色,火往往带有红色,所以金和水常被看作阳性,代表冬季;火代表着夏季,而土这种中间状态的物质则被看作阴阳两气中和的结果——所以四季中的春季属于土木相生,秋季属于金旺克木。 五行的颜色划分是这样的: 金生水,阴盛阳微,所以水是黑色的;水生木,所以木是翠绿色的;木生火,火是红色的;火生土,土是黄色的;土生金,金色白里透红。(这里只列举了五行相生的颜色排列,没有考虑相克的关系)
从上面的配图可以看到:五行相生,颜色渐亮;五行相克,颜色变暗。 这样的设置是为了让我们容易记住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如果记不住这些抽象的概念,至少能记住上面的线条关系;如果连这个也记不住,起码能记住最底下的五行相生颜色顺序:金—水—木—火—土。 用颜色来标记方位也是古代天文地理知识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上为天,为白色;南为地,为黄色;左为东,为绿色;右为西,为白色;下为黑,象征黑夜。(这里只是举出方位的色标,没考虑经纬度的问题——“上”和“下”的“正”“坐”方向不是唯一的,但人们一般将其视作正北方向) 如果觉得这样还不好理解的话,可以这样想象: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圆盘,每个地方都对应着一个坐标点。以北京为例:北京的经度约东经116.5°,纬度约北纬40.0°。我们把它记作E116D40N。那么,这个位置的上下左右分别是什么? 以北京为核心,上下左右各一度的范围分别是: 上:E126D39N (约等于天津) 左:E117D41N (约等于辽宁) 右:E108D38N (约等于山西) 下:E100D29N (约等于内蒙古) 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任何位置的地形特征。比如想起一个地方的地理坐标,就可以把它放在这个图表里找一找,它的地形大致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