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五行属什么?
“丝”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指蚕吐出的细丝,后引申出细丝缠绕的物体等含义[1]。从甲骨文中可以看出,“丝”字是由两个“黍”字和一个“弓”字组成的会意字(金文的“丝”也是由这两个符号组成的)。 《说文解字》解释道:“丝,纫缕相持也。从糸,从之。”“从糸”表示与蚕丝相关;而“从之”即是对甲骨文字形的解释——“之”是形声字,这里作声旁,表示声音。在古人看来,蚕丝就是一束束细细的线互相纠结在一起而成,由此形成“丝”的字形。
至于这个字的读音由来也有传说,据称是因为上古时期一个诸侯国因丝业不发达而被周王讨伐了,为了记住教训,便把国名中的“夷”字改成了“丝”字来代替,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植物叫做“丝草”(一说为蚕所食之草)了。后来,由于“丝”和“夷”的读音相同或相近,便逐渐合而为一了。因此“丝”的读音来源于它的本意——古代的一种蚕农联盟组织名为“夷”。
所以根据这个说法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古汉语中“丝绸”要读成“sī hóu”——因为古时人们将一个“夷”分成上下两部分来组成新字的意思,从而形成了“丝”(sì)、“绸"(chóu)两个字音的不同来源。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汉字中的“西”最初也是一个多音字(现在已统一念xī),而且还有一个意思是“丝”的意思呢——这当然是因为古代“西”通“絲”的缘故喽! 所以综上所述可知: “丝”属于象形词,它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纺织民族联盟组织的名称:“夷”! 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都只念“si"而不叫它‘yi’了呢?
我认为有如下几点原因: 一.“夷”的发音比较拗口,不利于推广传播; 二.古代汉语中除了单音节词外还有双音节词,比如“丝绸”一词便是由“丝”+“绸”构成的。随着词汇量增多,发音习惯也会逐渐改变; 三.汉字的演变是一个长期渐进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全改成新的发音标准了,总得有个过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