珧五行属性是什么?
《玉篇》云:“珧,珠也。” 注:《广韵》卷五曰:“珧,珠也。或作珧。”“珧”字左半边“尧”字,在古文字结构中,与“肴”(肴)字相通,故《广雅·释器》称“珧”字为“鱼肴”切,又音“妖”。而右半边的“饶”字则是个形符。因此这个字的读音应该是有声调的——“珧yáo”。
但是,我们今天的字典里收录的这个字是没有声调的——因为它们都是依据《康熙字典》而编纂的。然而,《康熙字典》里对这个字注明的读音却是“昭遥切”!也就是说,《康熙字典》收了这个字两个读音:一个“昭遥切”,表示是“桡”字的古字形;另一个“一摇切”,表示“腰”字古音。那么从《康熙字典》可以得知,这个词“珧”字有两个读音,一个是第三声,一个是第二声。
我查了下古代汉语词典和唐诗宋词元曲里的“珧”字,发现确实是这样的:唐代陆龟蒙诗《奉酬袭美先辈见赠四十韵》其十五“瑶华”句下注“音遥”。而宋代王洋《湘妃怨》词有“鲛绡”一句,其注释里提到“绡,音枭”。这里“瑶”字和“绡”字都注了音。说明这两个字在唐宋时代就有这两个读音了。而且,这两个字也是形声字的例字。
由此证明,“珧”字有两个读音是对的。只不过现代字典由于缺乏古代读音的资料,就凭现代方言的读音来推断,所以造成了一个读音错误。其实,“鳐”字也有这两个读音,《广韵》《集韵》里面都有标注。 我的老师曾经说过,学习古汉语,贵在注意古今异读的字词。这些字在古代是不分平仄的,但到了近代却出现了阴阳上去四声,如果能在古文里找到相应的例句,那就更好了。这样,对于文言语法的了解就会更深刻,更有实感。至于诗词格律,更是不难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