椫五行属什么?
【释】 一曰:“一指至头,一曲至足谓之顺;一指至头,一手指足谓之举;一举一顺谓之椫旁。” 《说文》云: “椫,白索,一指者。从木单声。”段注:“俗字作珊,非是、非正。”今按: 《玉篇·木部》:“姗,白索,一指也。一曰白檀也。”段注引《周礼》“珊题”为解,又据《说文》及《六书故》,姗与珊同,而云古多作姗,是不专指白檀矣。然则《说文·木部》之“白檀”即《玉篇·木部》之“白索”也,故其义皆一。
【辨】 《玉篇》又有“珊题”二字,注云:“《周礼》云:‘珊题玉衡。’又《春官》注云:‘珊,一作题。’”今按: 郭璞《尔雅》注引《周礼·春官·典命》郑玄注,亦以为“珊”之“或省作”(见孙诒让《札迻·周礼卷三》)。此乃以二“珊”为一。其实,《周礼》原文中“珊题”是连用的,《春官·典命》疏引郑语云:“凡言某题者,题之言额也,谓横额也。”可见“珊题”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构件——前者是从“珊”的省形加“页”构成,后者是从“题”加“页”构成。二者意义不同,不能混而为一。
【补遗】 从以上材料可知,所谓“指至头,一曲至足谓之顺,一指至头,一手指足谓之举起,一举一顺谓之椫旁”——这一描述中的三个动词分别对应着《说文》的三个造字方法,分别是“指事”“象形”“会意”,由此我们不难推知,这三个词在商代就已经产生了,而且可以确定它们已经属于“通假关系”了——“顺”“举”“旁”三字原本就有别于“椫”“珊”“姗”等本义,且不涉“一”“指”。因此,我们认为这里的“顺”不是“顺指”,而是“序次”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