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属于什么五行?
公历2001年1月1日至3日,农历丙子年十一月十七至十九,干支历甲子日的乙丑时,交节,节气大寒。 这一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也是阴阳转换的关键节点。 大寒,冬气尽而春气始也,天气寒冷,冷到极致,故称“大寒”。 大寒,一阳升腾之时;立春,阴消阳长之际。
自小寒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周而复始,万象更新。 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315°,于中午11:49分抵达最高点。自此,阳光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越来越长。 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从冬至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长,直至大寒,白昼达到最大值。过后,太阳由南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逐渐缩短。
冬至到大寒这一段,虽属冬季,气候却并不冷,相反,常有“晴暖无风”、“冷晴”或“冰冻”等现象出现。这是因为太阳辐射到地面的能量仍很微弱,不足以产生大规模的雨雪冰霜天气。 而过了大寒,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开始增强。大寒后,虽然气温往往比冬至低,但天气回暖是大势所趋。
二十四节气中,有一节气叫做“惊蛰”,即所谓“春雷惊百虫”。实际上,我国大部分地区在“惊蛰”前后并无春雷,“蛰”指的是休眠的动物,并非特指“雷声”。 但在南方部分地区,尤其是云南和两广,此时有春雷出现,因此这些地区会把“惊蛰”作为春季的开始。而在华北和东北,“雨水”才刚刚结束,人们仍然在寒风中裹着大被子睡觉,“倒春寒”时有发生。
“立春”“雨水”“惊蛰”这三个节气代表的实际上是“东风解冻”的过程——大地慢慢被东风唤醒,开始解冻。这个过程虽然缓慢,但却是不可逆转的。当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热量持续积累,冬天渐行渐远,春天终将迎来繁花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