濨字五行什么?
濨,音同慈,繁体字。 五行为火。 《说文》的解释是:“濨,生水谷中。从水,兹声。”可见其本义是指水边上滋生水草的地方或是生长水草的水泽。 引伸为慈爱、慈祥。如:“父母慈之爱子,谓之慈。”——《礼记·祭义》 又如: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笑貌温柔);慈颜(和善的容颜) 还指慈悲、慈善。
《书·泰誓下》中说:“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惟天无亲,常与善人。”意思是说民众有了信仰,社会就有了和谐。上天虽然是无形的,但是总是亲近有德之人,远离卑恶之徒。这里的“惟天无亲”的“天”实际上就是指周王,他代表了上天的意志! 周王代表上天惩罚罪人,这种刑罚被称为“罚之于天”,用意在于警告犯事的人不要亵渎神明。而所谓的“罚之于天”并不是真的将罪犯流放到荒郊野外,或者让其自生自灭,而是“囚之于天” ——把罪犯关进天牢里。 这个天牢并不是民间传说中的那座铁笼子,而是象征性的关押场所——周王所住的宫室。
为了表示对上天的敬畏,周王在居住的地方门外立一高大的木桩,上面架一片木板作为通道,称“圜丘”。每年冬至或夏至,天子都要在这上面举行祭天大礼。 而春天及秋分时,周王则在平地上筑坛,以行祭祀,这些土台和木桩都是象征性的,因为它们的高度都不到一尺。这些土堆和木桩被后世称为“神州”,也就是土地的范畴。
周代以后天子权力逐渐衰落,帝王的祭祀地位也一落千丈。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理论,认为皇帝就是上天在人间的代表,他的权力来自于上天的赋予。如果皇帝做错了事情,那就是不尊重上天,于是乎,皇帝的过错就被等同于天神的惩罚了。汉文帝因过错给祖父父亲带来耻辱,感到自己对不起祖宗,就跑到宗庙里,把自己关起来,以示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