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五行是什么?
“五运六气”中,年的天干地支组合很多,其中每个地支都有“本气”“余气”。 比如甲子年,甲为天干中的第一干,子为地支中的第一个,因此甲子年的年中干支就带有“甲木”“庚金”。其中“甲”的阳气最旺,谓之“本气”;“庚”是“甲木”的七杀,阳刃,谓之“余气”。 “乙卯”年是阴历二月立春开始,到次年农历正月结束,也就是今年2016丙申年正月的后半段。 所谓“本气”就是年中这一天干的本气所在季节,“余气”就是这一天干在季末的最后一种气。 根据《黄帝内经》,每一年都分为“三气”“二气”,每一季也分“三气”“四气”。
为什么这样区分呢?因为“天地之间,阴阳之气不相离,虽满宇宙,没处容他,故行于十五日为中,行于十六日为临,行之先后,终而复始。”(《素问·六微旨大论》) 所以,每年从立冬开始到立春的前一天,都是“冬水”主令,此时阴气旺盛,阳气潜伏。
每年立春之后,天气逐渐回暖,春木主令,这时阳气渐布,阴消阳长。立夏后,阳气更盛,夏火主事。立秋后,阴气渐盛,秋金主事。立冬后,阳气潜降,冬水主事…… 到了春分,白天渐渐变长,昼夜平分,万象更新,这时的气候状态叫做“少阳相火”。它就像春季的植物,生机勃发。
小满过后,阳气越来越盛,这就是“阳极气盛”之时,也是“万物盛大”之景。芒种之后,虽然阳气达到顶点,但阴气已经开始生成,所以这时的气温虽然没有夏至高,但是体感却是最为炎热的。小暑大暑期间,自然界进入“阳极气盛”的状态,人们容易出现心烦易怒的情况。立秋以后,阳气渐退,“金生水”,肺气开始逐渐旺盛起来,气候随之转凉。秋分节气,阴阳平衡,昼夜等长。霜降后,阴气开始旺盛,阳气潜降。冬至后,阴极阳复,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