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颜色为什么?
五行:木、火、土、金、水,对应五色:青、红、黄、白、黑;这是我国古代的基础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的。 而在中医理论中,则进一步将世界分为天、地、人三界,其中把自然界分成金、木、水、火、土五大类(当然这里并不是单指五个元素,而是包含了五行的所有含义)。
人体也是由这五种基本元素构成:金指的是骨骼和金属性的器官,如肺,皮肤等等;木是指筋膜、筋腱组织的活动能力;水是指唾液、体液以及生殖液的分泌情况;火是指体温、脉搏及能量的代谢;土是指胃肠的吸收与消化功能。而颜色则是根据不同的部位来区分的,如面部的皮肤宜润泽而有光彩,故为"赤色";鼻头的皮肤是"土位",故应稍显润泽;下巴是"肾"所主的部位,应稍显丰满……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出现了异常,那么对应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异,这种通过观察颜色判断身体状况的方法,在中医中称为"五色诊"。 不过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了人体的肤色、发色等都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受后天因素的影响不大。但中医却认为人的肤色是可以改变的,如长期的精神刺激会造成肤色暗淡无光;贪凉露宿会导致皮肤干燥变黑;经常晒太阳的人肤色多呈健康明亮的深红色;而过度节食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引起肤色发黄…… 这些说法虽然有些道理,但却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
现在西医并不提倡用五色来判断病情或养生保健,他们更倾向于用生物化学的手段来检测身体的变化。而中医则在继续着祖先的伟大发现,并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