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属于五行属什么?
亭,简体笔画11画,字形优美,音律动听、朗朗上口,五行属性为金。 《尔雅·释宫》中解释“亭”字说:“亭,停亮也。”可见古代的亭,是一种供行人休息的建筑。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个意思。从字形上看,“亭”字上面的部件“高”,象征房屋;下面的“停”表示停留的意涵。所以,古代亭的特点就是供行人停留。 正因为如此,在古人的建筑体系中,亭与其它建筑形态相比,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灵活性。可以单独成景,也可以数个串联一体,甚至可以根据需要临时搭建。这种灵活性的特点,不仅体现了建筑本身的实用性,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技艺的高超水平。
除了供人休憩外,亭子还是人们赋诗作画、聚会交谈的场所。历代文人都对亭子情有独钟。留下了不少描绘亭子的诗文。唐代诗人岑参就有诗句形容亭子的景象——“一川青草绿绵绵,万里晴天晴无数。野花如雪不见人,斜阳映水白云新。”——这是亭子给人的无限幽静而迷人的遐想。宋代文学家苏舜钦也有句云——“红莲香里青苔路,晚照归舟泛酒船。”——这是亭子给人带来的轻松闲适的归隐情怀。
亭在古代不仅是一个建筑物,而且被看成是"神"在五行中的寄体。中国古籍《汉书·天文志》中说,天上有五营大星,一营一星,五星就表示五营,五营即五行。这五营星,"近东咸宫",就是说,靠在东方七宿的"咸"字星座旁边。咸在八卦中为"坎",坎的五行属水。因而人们就把东边的水营星,认为是管理水生的星辰。五营星之下,各有八个小星,共四十星,表示四十个亭,四十个亭的官员,合称四十屯吏。这四十星靠在营星之北。天上有亭星,地上当然就有亭了,它属于五行中的水行。可见,在古代亭子不仅是建筑物,而且被认为自然界的某种物质。
亭,从高丽、朝鲜到越南,作为地名的词语是到处可见的。韩国的首都有庆熙宫、兴庆宫、昌德宫、昌庆宫等好几个宫,亭台楼阁很多,如庆熙宫的"勤政殿”前面就有一亭,名为“勤政亭”,亭柱上悬有巨匾一块,上题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与民偕乐”,是仿中国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与民同乐”之意。该亭后边有一楼匾为"敬天长”三字,与清宫“敬天法祖”同宗异流,是古代的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