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字五行什么属性?
“辰”(chén),甲骨文字形 像是左右对称的两个三角形,上端略粗,表示方向;下面的一横代表地平线。这个字的本义当和北斗、春分有关。《说文》解释“辰”的字形结构是“房星之首也”“万物之始”或“阴阳交而春至”,都说到“辰”的本义是与天上的星辰、节气有关的。
古书中的“晨”即是“辰”,二字通假。比如《论语·微子》“子路宿于石门”中的“晨”,《楚辞·离骚》中“朝食夕餐”的“晨”,都是“辰”的意思。 “辰”除了指代日、月、星外,还有地支十二中的一个位置,相当于现在的“一号”到“十二号”。《尔雅·释天》“正月旦,为建寅”,李注:“寅,岁之始。” “寅”也是时辰的概念。《礼记·檀弓下》“吾闻诸老聃曰:‘初阳’,何谓也?”郑玄注:“寅,岁之初。”“三辰”也是这个意思,即“日月之星”的总称。 后来,“辰”字又有时间概念加进去。比如唐代韩愈《祭湖南厅文》“是时新秋,辰后午前”,其中“辰后”就是“早上”的意思了。
在五行中,“辰”的五行属性为土,而辰属土的成语有:坚如磐石、铜头铁额等。根据我国传统文化五行相生相克规律得知,“辰”字的字义带有“土石”属性,土字多写作用土石、土地、山川等方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为金木水火土,五德为仁义礼智信,五行主五脏是肝心脾肺肾等。五脏中医名词,是中医关于人体内脏职能的高度认识与概括。根据中国古代哲学家的五行学说,将人体内脏分属于五种要素:肾主水,心主火,肝主木,脾主土,肺主金。这五者各有所能,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在正常情况下保持微妙的平衡关系,即五行学说中的相生相克关系。
“辰”在周易八卦属坤卦,坤卦为纯阴卦。八卦,是中华文明的哲学思想深奥难懂的玄学,象征着自然界的八种物象,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