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的五行是什么?

伊佳宁伊佳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中说,“淑,凊也”(凊,音qìng)。也就是说,淑的原意是指水清澈的意思。可见,淑字属于水属性的汉字。 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淑”来特指女性的道德品质。这个含义是由“清”引申出来的——能够带来清凉感的泉水或者湖水,必然十分干净;能够带来凉快感的风,必然是清爽的、不带泥尘的。从而,我们引申出“淑”的第二层意思——品德像水一样纯洁。

所以,从偏旁部首上看,“淑”的字形由三点水旁(氵)和女字组成。其中,三点水旁说明了这个字的属性为水;而女字则说明了这个字的含义与人有关。 由此,可以联想到一些带 “淑”字的成语,如冰清玉洁、温文尔雅、窈窕淑女等等。这些词语都带有明显的褒义色彩。用来形容女性品德高尚,行为举止优雅端庄。 在古籍中,有时也会看到用“淑”字来表示晴朗的天空。

例如,汉代文学家王逸在注释屈原的《九歌·湘夫人》时写道:“淑,阴云也……”宋代学者朱熹在注释《楚辞》时也提到:“淑,冥也……谓幽冥之气,乃云雨之阴郁者。”

“淑”在古代还有阴天、云彩等含义,用“淑”来形容妇女的容貌就显得很恰当了——“秀外慧中,眉目传情,嫣然一笑,醉红颜”。

阚建利阚建利优质答主

从构字角度来看,“淑”字由“氵”和“叔”构成。水,大自然之灵,温厚宽和,包容一切。“叔”,《说文解字》云:“读若俶。俶,美也。”《礼记·檀弓上》载:“吾无叔也。”郑玄注:“叔犹善也。”由此可知,带有“叔”的字往往有美好的涵义,如淑、淑气等。“淑”的本义是温和善良,多用于形容女子的美德。《易·坤卦》云:“坤为君子谋,为小儿谋,为小人谋,为小物谋,为大人谋,为妇人谋。是故,君子用之,大得其中和;小儿用之,小失其中和;小人用之,大失其中和;小物用之,小得其中和;大人用之,大得其中和;妇人用之,得其中和。”因此,“淑”既可指君子之德,也可指妇人之德。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淑”字并不常见。《诗经》中“淑”字共出现11次,其中有7次指代女性,如“窈窕淑女”“淑慎尔心”(《邶风·燕燕》)“淑貌不泄”(《邶风·凯风》),其他“淑”则是对男子的要求,如“淑人君子”(《曹风·鸤鸠》)“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曹风·都人士》)。

在《诗经》中,“淑”字常表示“善、美”义。《尔雅·释言》云:“淑,善也。”《说文解字》也认为“淑,善也,从水叔声。”《康熙字典》进一步解释说:“又淑愽,宽大也;淑灵,精明也;淑亮,清白;淑良,贞静;淑美,温柔;淑慎,恭敬:皆女子之德也。”因此,“淑”字常表示褒义,常用来称赞有美德的女子。

“淑”字有“温柔善良”意,因此古代用“淑”字取名的女子颇多,并且多数皆是有名有品的女子。如,有“清艳脱俗、倾国倾城”之貌、“兰心蕙质、清丽温婉”之德的“战国西施”钟无艳,“汉家金枝玉叶,晋代一代贤后”王献之之祖母司马景淑,“晋代一代才女、王羲之三弟王凝之之妻”谢道韫,“南齐一代名媛、梁临安哀侯萧宏之母”刘淑媛,“梁代第一才女、梁简文帝萧纲之妹”萧淑媛,“魏孝明帝之母高绰”“北齐文宣帝皇后李芬”“北齐东平王妃孟氏”“唐代九公主韦丽淑”等。可见古代女子用“淑”字起名多为天之骄子、人之精英,多为“大家闺秀”“名门淑媛”,如兰似蕙的气质美女。在现代人们的生活当中,用“淑”字为女孩取名的也很多。“淑”字用作女字旁的字也特别多,如“姝、嫦、婷、嫦、姝、妍、倩、媚、妍、娴”等等。

在古汉语中,“淑”字常用于描述女子在操行方面的品性。如《诗经·周南·关雎》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小雅·甫田》有云:“亦既有子,子遂我心”。《韩诗》中说:“窈窕,幽闲之好貌;淑,善也;逑,匹也。言后妃幽闲贞洁,无嫉妒之心,天下之贤人君子,莫不乐得以为匹耦。”这里用君子的“好逑”来形容“窈窕淑女”,可见“淑”字的“善、美”等涵义。宋代《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皆云:“舒入声,善也(皆除入声)。”

在现代汉语中,“淑”字多用于“淑女”“淑顺”“淑敬”“淑问”“淑姿”“淑哲”“淑慎”“淑令”“淑明”等词语中。如“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