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22是什么五行?
五行的推算,其实是很复杂的事情,《尔雅》里就有记载:“土,稼穑作甘”,这里把土和甘联系起来;“火,太阳烛冥,为熏为温”,这里是把火和温联在一起;“金,从革,象秋霜之白……其石,磬也”,这是把金和白色、金属性的东西相联系;“水,润下作咸”,这是把水和咸联系在一起…如此等等。 这些只是提供了思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推导过程。而具体的过程,在《五行大义》里有所透露(该书主要解释五行的来源)。
首先,五行并不是五种实在的物质,而是表示不同属性的物质或现象,属性用金、木、水、火、土来标志。例如说“土”这一项里有“稼穑”这个属土的字,还有“敦阜”“广居”等属土的字。作者就认为,“有可耕之土乃有稼穑,无此土则莫农种植矣”(《五行大义》卷一第一)。可见土这种属性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有实际意义的——可以用来耕种的土地。
其次,这五大类属性分别对应着五个季节——春、夏、长夏、秋、冬。其中,春、夏、秋都属于阳时,冬属于阴时。只有长夏(立秋到白露)属于阴阳平衡之时。为什么要把长夏单独拿出来呢?因为“此季土地气盛,人气亦盛”(《五行大义》卷二第五),也就是说人在这时的阳气比较旺盛,生命力强。
每个季节都有相应的星神。在立春到立夏期间,木星处于中央;在立秋到寒露之间,火星处于中央;在水立冬至大寒期间,土星处于中央;在立春到惊蛰之间,金星处于中央;在立秋到霜降期间,月球处于中央。这些星神的名字,在《礼记·月令》里都有所记载。
每季有三个月,共计九个月。这九个月的特征,在上古时期是各有不同的。比如春季的三个月,《礼记·月令》是这样的描述的:“孟春之月,盛德在木……仲春之月,盛德在火……”这就是说,春季的第一个月,德行在于树木;第二个月是德的火焰;第三个月是德的金。以此类推。
五行中除了土之外,每一行都有对应的星辰。其中木星的周期大约12年,土星的周期大约是20年,其他三颗行星的周期都大于12年。同一个星神每次出现的时间,大约都是12年。比如木星神的名字叫岁星,它每次出现的时间大约间隔12年。这样,如果看到某个季节某颗星星出现了,就可以推知几年后同一季节同一星座内的其他星辰都会陆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