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五行的属性是什么?

朴呈玥朴呈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子午卯酉为阴,辰戌丑未为阳。这是由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引起的。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我国大部分地区白天最长,夜最短;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时,为冬至,我国大部分地区白天最短,夜最长。 春分(秋分)、秋分(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昼夜平分;立春(立秋)雨水(白露),太阳由赤道向北移,中国昼长夜短(北温带地区夏半年);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太阳由赤道向南移,中国昼短夜长(北温带地区冬半年)。 子午卯酉就是根据这规律推出来的。

同时,这也是古代确定农历月份依据之一(农历的“月”实际上指月亮圆缺循环一周的时间,大约29.530588天)——朔望月。一个朔望月大约是29天,而一个回归年却有365又1/4天。每逢公历元旦,农历都“跨月”了。如2021年元旦是农历十一月;2022年元旦是农历十二月。于是古人就通过子午卯酉定阴阳、定五行,来平衡每月天数与季节天数之差。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四季分配不合理,每个月天文学上都有“闰月”——即这个月超过一月,下一个月则少一天。这样,每隔几年,农历就会“甩掉”30多天,或者“拉回”30多天。节气、农历月和公历月的对应关系便会发生变动。而子午卯酉和阴阳五行却不受影响。 所以啊,学习中国文化,必须学习天干地支及阴阳五行。否则,真就四维不有了(四维就是不考虑时间因素,只考虑空间)!

岑俊仪岑俊仪优质答主

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视为构成宇宙万物及相互衍生、制化规律的哲学体系,称为五行说。五行学说运用在中医学中,成为中医学认识人体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疾病发生发展和疾病诊断防治规律,以及阐释中医学理论的重要思维方法,并形成中医五行学说。中医五行学说以五脏、六腑、形体和精神等的相互关系为主体,通过取象比类,并以五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对宇宙间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归类,并以此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改变规律。中医学把中医五行学说用于归纳人体的生理系统、阐释病理改变、进行病因归纳、制订中医的临床诊治规律及保健原则等,从而使中医五行学说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五行学说所言的木、火、土、金、水,既是指自然界存在的这五种具体物质,也是指具有这五种不同属性的功能和作用。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五类具有代表性的物质,根据古代人们对世界本原认识的五行生克思想,用木、火、土、金、水之特性来以类相比、以类相及地赋予人体器官的五种功能属性,而不是五种物质。

所以,中医五行学说所表述的是具有五种不同属性的功能与作用,而不是五种物质性实体。五行既为五要素或五种运动形式,故在宇宙中有其普适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